根据耶鲁大学环境学院的一项新研究,面对紧急情况时,是否选择就地避难,社会角色、环境知识、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政府发布的信息和指示。
“人们拒绝疏散的故事,远比文献和民间传闻丰富,”本研究负责人埃文·辛格说。“那些不疏散的人,往往是在理性选择,拥有充足的信息。只因他们的信息来源不同,造成州和地方公民之间的脱节。”
这项研究发表在《环境研究快报》上。研究发现,政府与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一些居民在疏散行动中选择留在家里,这不仅仅是信息缺失的问题。研究人员表示,鉴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不断增加,本研究的见解可促使政府领导人在未来的疏散计划中考虑当地社区成员的经验。研究由社会生态学与人类学教授迈克尔·多夫、安德烈斯·索洛扎诺及山田昭子共同完成。
研究人员通过访谈、观察、科学研究以及对日本、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相关事件的新闻报道,来比较政府对即将发生自然灾害的看法以及民众的反应。
索洛扎诺观察了南佛罗里达州的飓风“派对”,在风暴来袭前的数日乃至数小时里,这些选择就地避难的邻居会聚在一起分享食物、饮料和建议。山田收集了2018年致命洪灾和泥石流之后日本的备灾数据。多夫的研究跨越四十多年,重点是爪哇岛上活跃的默拉皮火山,世界上最致命的火山之一。在所有这些案例中,耶鲁大学环境学院的科学家发现,政府官员和居民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存在差异。
多夫在对默拉皮火山的研究中发现,尽管科学家会密切监测火山活动,但雅加达的国家政府和日惹的王室却更关注默拉皮火山爆发的具体瞬间及后续的紧急情况。默拉皮火山位于有40万人口的日惹市。这里火山活动频繁,上一次喷发是在2023年。火山喷发时,印尼政府都希望默拉皮山上的数千名常驻民永久搬迁到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以避免人员伤亡,同时减少对政府管控的威胁。而村民认为,一旦领导人的影响力减弱,就不用搬迁了。
埃文·辛格
与政府对火山活动的高度重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上的居民更关注火山不喷发的平静期,这时政府很少进行干预。尽管有些人愿意暂时去避难所,却拒绝永久搬迁,因为这会威胁到他们的生计。作者认为,政府与社区成员之间观点的分歧,特别是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即便面临风险仍选择留下来。
“他们不想疏散。他们知道政府要将他们转移到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他们已接受靠近默拉皮火山生活所带来的风险,”多夫说。
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官员会密切关注即将到来的飓风和风暴,并向社区成员提供有关危险情况和疏散需求的详细信息。大家都清楚风暴的危险以及是否选择疏散。而那些选择留下来的人更关注社区的责任和未来,这些因素比疏散带来的好处更重要。飓风“派对”可增强社区和社会的凝聚力,特里亚纳·索洛扎诺说。
2011年日本发生的地震和海啸,导致18,000多人丧生。研究人员发现,当时的社区团结感也影响当地居民的行为。据日本的灾害应对官员称,一些遇难者选择留下来帮助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撤离。同样,在2018年日本的洪灾期间,许多老年人(其中一些人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离开住所)更倾向于听从家人的建议撤离,而不是听从政府的强制命令。日本拥护备灾的人群,正在全力确保负责规划撤离行动的政府官员,将来自家庭、社区成员和媒体的信息如何影响个人决策考虑进去。
研究团队表示,这种将居民的长期关切与短期安全目标相结合的比较方法,有助于为国家备灾提供信息,并支持政府的应对灾害工作。
“现在特别强调向不同的群体提供更多的紧急信息,我认为这种做法应该继续下去,”辛格说。“但是理解人们根据不同的信息行事,有时信息量又不足,这对决策者来说是真正重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