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国家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研修班在京举办
  时间: 2025-08-14 03:42   作者:郁震山   

8月13日,由商务部主办、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承办的“中非合作论坛国家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研修班”在北京举行开班仪式。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米建英、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副主任刘超出席仪式并致辞。来自埃及、冈比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南苏丹、坦桑尼亚6个国家的32名应急管理有关政府部门官员和机构代表参加本期研修班。

微信图片_20250814214828_副本.jpg

米建英副主任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非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随着“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的深入推进,应急管理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基础也进一步夯实,合作成果丰硕。此次研修班是中非在灾害管理领域务实合作的体现,将通过技术交流与机制共建,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防灾减灾协作,强化与非洲国家在应急领域的长期伙伴关系。

当前,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日益增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对此,刘超副主任指出,非洲大陆地域广袤无垠,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在应对诸如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时,面临诸多挑战。他强调,中非在灾害救援领域的合作有广大空间,应顺势推进,如提高基层自救互救能力的“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项目,这对提升地方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建立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意义重大。

坦桑尼亚消防救援培训学院讲师罗伊斯·阿贝德·基布塔女士代表此次研修班全体学员发言。基布塔称,坦桑尼亚主要面临城市火灾、工业事故、交通事故、洪水、建筑倒塌等问题。近几十年来,该国通过加强公众安全意识培训、专业救援技能培训和跨机构协作能力来推动其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成效显著,但在装备配备、数字化转型以及偏远和灾害多发地区的应急救援力量快速部署上面临诸多难题,希望通过本次研修班能充分汲取中国在应急救援的有关经验。她表示,与中国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引进中国先进的应急救援理念和科技装备,将极大促进该国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本期研修班为期14天,将通过课堂教学、交流座谈、现场参观、京外考察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应急救援能力发展水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展示中国应急管理的新兴技术及装备设备。本期研修班将为增进中非了解与友谊,提升非洲国家的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推进国家安全领域深化合作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