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国家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研修班圆满结业
  时间: 2025-08-27 10:35   作者: 郁振山   

8月25日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国家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研修班”结业典礼在北京举行。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任张晓宁、利比里亚驻华大使馆参赞埃尔奇科法温杜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埃及、冈比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南苏丹和坦桑尼亚6国32名学员完成了研修。

1-900.jpg

本期研修班立足中非合作框架,以“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为主题,采用了“理论教学+案例研讨+实战演练+装备考察”多维一体的培训模式开展研修。在理论教学中,专家就中国水旱灾害防御对策、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能力建设和灾害现场潜在危险识别与处置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并组织学员开展跨国案例研讨,分享灾害应急经验,总结最佳实践。

实战演练环节在“一带一路”地震救援培训基地展开。学员通过高精度地震模拟平台沉浸式体验灾害现场各类工况,完成了地震搜救、应急担架制作等项目,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地震救援训练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实战化的要求。此外,学员还赴徐工消防、海伦哲、安科兴业、吉安矿业、广联科技、中劳网络科技、北京盔甲厂宾馆等单位参观,实地考察消防救援装备、高空作业等特种装备、矿山安全科技装备、个体防护装备的研发应用情况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SCORE)项目的实施情况,了解中国应急科技装备与基层自救互救技术的最新进展。

结业典礼上,张晓宁主任向学员表示祝贺并寄语全体学员。他指出,14天的研修承载着沉甸甸的价值,各国学员在专业互鉴中凝聚共识,在并肩演练中结下友谊,以行动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让“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应急领域落地生根。希望学员回国后,成为中国应急经验的传播者,成为中非友好的“民间使者”,让跨越国界的友谊与合作持续行稳致远。

利比里亚驻华使馆参赞埃尔奇科法温杜高度赞赏了研修班的周密安排,感谢中方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期望学员能学以致用,提升包括利比里亚在内的非洲国家的灾害应急响应能力,期望构建中非在应急管理领域的长效交流机制和合作平台。

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上分享了研修收获。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下辖刚果镇镇长爱德华・霍顿・拉海表示,中国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经验十分宝贵,中国在国际救援行动的贡献令人敬佩。回国后,他将积极分享研修收获,应用于本国的应急管理实践,并希望中方在信息通信、监测预警和技术培训方面继续提供援助支持。坦桑尼亚消防救援培训学院讲师洛伊丝・阿贝德・基布塔称,此次研修的经历全面提升了学员的应急管理能力与应急响应技能,她呼吁学员回国后积极作为,将研修收获付诸行动,协力提升非洲国家的灾害响应能力。

本期研修班有效搭建了中非应急技术交流与经验共享的平台,为深化与非洲各国在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应急管理国际合作走深走实,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上注入了应急力量。